
更新时间:2023-09-13 03:30:21 点击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2011年,东方电热成为镇江市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2019年,天奈科技成为镇江市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2022年,三维股份成为镇江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今年4月,常青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全面实施注册制后全国首批主板上市企业之一
近年来,镇江新区为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切实提振发展信心,推出一系列金融举措,为区内实体经济稳步复苏、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近期《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发布,新区围绕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工作拿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日前,由新区金融办、新区工商联联合地方股权交易场所、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举办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训活动成功举办,50余家区内民营企业和全市部分工商联会员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
“通过此次专题培训,我更为全面的了解了何谓动态股权激励以及“动态股权激励的两种方案。”“在专家的解读下,我进一步把握了拟上市公司重点税务问题和财务问题,对可能存在的难点堵点和解决方法有了系统全面了解。”参会的多家企业负责人纷纷感慨,培训学习干货满满,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务操作指导,受益匪浅。
新区经发局经济发展促进科副科长程子健介绍,今年来,新区通过召开多场专题培训座谈会,邀请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到核心申报企业与重点储备企业进行调研指导,邀请头部券商到各类后备企业进行服务对接,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的上市热情。为全方位多角度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全区还在企业上市改制、辅导、申报等关键节点,主动上门服务,协调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民营企业上市服务保障,通过“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高效有序推进民营企业上市梯队建设。
积极推出多项特色信贷,有益于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强化区域金融服务水平。“在新区金融办高效协调下,我们与中国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信贷500万元,为扩大生产帮了很大忙。”镇江福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新区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在“苏科贷”“中银高企贷”“苏碳融”等金融产品基础上,创新推出新区“园区保”产品,切实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截至目前,“园区保”在保业务137笔,担保余额12.77亿元,累计发生担保业务267笔,累计担保发生额19.23亿元,担保费率由1.5%进一步降至0.7%,满足了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降低了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还积极与银行机构对接,多次举办政银企对接会、金融惠企推进季、金融惠企沙龙等现场对接活动,及时搭建产融对接平台,提升融资便利度。近一年来,通过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40多家企业获得授信19.3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
今年上半年,新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1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据10家,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7家,其中民营上市企业占据5家,实现股票融资57.09亿元;全区共有新三板挂牌民营企业6家,江苏股交中心挂牌民营企业超100家。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入驻新区,金融机构类型也不断丰富。”程子健介绍,目前新区有银行机构16家、保险业机构6家、证券机构2家,地方“7+4”类金融机构同样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金融力量正逐渐成为支撑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部门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助力新区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梦双范昀)LOL比赛的竞猜"平台LOL比赛的竞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