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电竞赛事「中国」平台网站

公告: LOL精彩赛事热烈呼唤着观众,共享电竞的荣耀盛宴。
产品分类PRODUCT CATEGORIES
地址:广东市隆兴中路111号六层611室
QQ:19432220193
电话:19143220193
手机:19143220193
电竞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电竞资讯

LOL赛事东方电热: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10-20 10:00:50  点击量:

  东方电热: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 设项目 1.1.2 承办单位概况 企业名称: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谭伟 建设地址: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 项目负责人:戴建国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是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 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专业从事电加热器生产的公司,主要为芜 湖美的、芜湖格力等配套生产系列电加热器。 1.1.3 投资方概况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设计制造各类高性能电加热 器,包括金属管状电加热器、不锈钢翅片式电加热器、金属 PTC 加热器、 陶瓷 PTC 加热器、式电热丝加热器、铝箔加热器、硅胶加热带、电 伴热带、工业用防爆电加热器、各类电加热系统及电器控制柜。产品均通 过安全认证,先后获得 CQC 安全认证证书,通过欧共体 CE 认证,德国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E 认证和美国 UL 认证。中央空调辅助加热器,式电加热元件、 铝散热片式 PTC 和高强铝散热汽 PTC 四项产品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公 司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知名企业,产品技术指标先进,品种齐全,在国内同 行中具有市场份额大、知名度高和竞争力强的优势。公司是国家机械行业 标准《日用管状电热元件》(JB/T4088-1999)、《电加热锅炉技术条件》 (JB/T0393-2002)起草单位之一。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科技兴厂”战略, 生产的高性能电加热管 1994 年 10 月通过江苏省科技新产品鉴定,荣获“95 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国家科委颁发的“重大优秀科技成果 项目奖”。该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电热管、展示柜除霜加热器、式电热 丝、中央空调和户式中央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四项产品综合技术指标均大大 优于国家标准,其综合性能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领先水平,部分替代进口, 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公司坦克牌管状电热元件被授予 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坦克” 牌注册商标 2004 年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 标,2011 年 11 月 29 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98 年 8 月通过 ISO9002 国际质量 体系认证,2002 年 6 月转换 ISO9001-2000 版认证,2005 年 1 月通过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公司产品与格力、美的、海尔、 科龙、奥克斯、华凌、长虹、志高、海信、万和、吉荣、约克、特灵、麦 克维尔、国祥、海立中野、开利、日立、松下、三星、三洋等数十家国内 知名企业和中外合资配套。该公司 2002 年 3 月获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 口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沙特、以色列等 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数十个国家。 公司自 1997 年起连续 15 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1998 年 起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8 年被国家 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公司于 1998 年 8 月通过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 年 1 月通 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8 年 6 月通过 IECQ QCO80000 有害 物质过程管理体系(HSPM)认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严格的管 理、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企业信誉赢得市场,在同行中,具有国内市场份 额大、知名度高和竞争力强的优势。 2011 年 5 月 18 日,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简称 “东方电热”,股票代码“300217”。 1.1.4 报告编制依据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受镇江东方电 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编制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的编制 依据是国家公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和政策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有关 政策和定额标准。报告的基础资料和数据来自马鞍山市有关部门和建设单 位提供或认可的资料、文件、函件及经我公司(中心)调查得到的资料和 信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与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 订的《工程服务咨询合同书》; 3、《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2002 版);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6、《马鞍山市工程建设概预算文件》 7、《加强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预算中:“价差预备费”管理有关问 题的通知》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以及编制报告单位调查和收集的其他相关资 料。 1.1.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 我公司受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承接该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制任务后,向当地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咨询;在搜集 了地质地貌、交通、供电和给排水等资料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项目实施 的必要性、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1.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条件、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市场、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方案 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研究,具体包括: 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实施意义; 2、项目选址及其依据; 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4、项目配套设施; 5、项目市场分析; 6、项目总投资估算; 7、资金筹措; 8、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1.7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7.1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热水 器、洗衣机、空调为代表的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中国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已经成为滚筒洗衣机、电热水器的全球制造基地。我国的空调工业自 进入 21 世纪以来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6 年至今空调行业适应国际上 空调制造产业转移到中国的大背景,我国空调工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009 年我国空调国内销售 2577.8 万台,出口 2905.44 万台;2010 年空调 国内销售 3205.19 万台,出口 3673.44 万台。出口大于内销的态势一直延 续着,充分表明了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制造基地。中国空调生产企业不但 在数量上大大超越了日本企业,而且也在技术上也从引进模仿走上了自主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创新的道路,独创了很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对世界空调技术 进步做出了贡献。在空调健康、节能功能及外观设计上,国内企业经过引 进、消化、吸收,创立了自已的技术,并在功能上领先于世界同行,为中 国成为空调世界研发、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住 房等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改善,这些都将进一步拉动空调需求增长。同时随 着三、四级城市及农村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将拉动国内空调市场持续 稳定增长。 据预测,以中国拥有 3 亿个家庭单位计算,目前百万人口以上的大 中城市家庭空调普及率只有 56%,乡镇家庭空调普及纺更低。随着城乡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家用空调需求量将大幅提高,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面 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中国空调产业前景光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出口竞争力提高, 为热水器、洗衣机、空调为代表的家用电器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支 撑。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述家用电器将进入普及阶段,且市 场需求持续提高,而国内能全部提供上述电加热元件的企业,并形成规模 化的企业并不多,市场空间相当大。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最大的电加热器生产基地之 一,在国内同行具有国内市场份额大、知名度高和竞争力强的优势。项目 公司周边集中了芜湖美的、芜湖格力,均为业内知名企业。 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7.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该项目产品为空调用电加热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本),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 设项目不属于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项目,为允许类项目。 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马鞍山市建设“6653”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2010~2015)的要求 围绕实现 更高更大更快发展目标,马鞍山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 地、区域性特色化现代服务基地。 《规划》要求做大做强 6 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依托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着力提升钢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 加工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形成一个超千亿元级、五个 超百亿元级的产业,到 2015 年,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产值 2000 亿元。 项目公司建设该项目为周边芜湖美的、芜湖格力集团等业内知名企业 提供配套服务,项目建设符合“6653”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2、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发展规划 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当涂工业园区”,经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马 政秘〔2002〕29 号文件)批准设立,于 2002 年 5 月 18 日正式启动。2006 年 5 月,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审核,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7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2007 年 5 月,当涂经济开发区又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 佳开发区”。 开发区从设立伊始就坚持规划先行,逐步发展的路子,由安徽建工学 院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园区一期总体规划和建设详规,通过省市专家评审, 开发区规划符合当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马鞍山城 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开发区在规划区域内确定 了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新型材料、能源化工、 食品加工等七个特色产业园。 该项目选址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专业生产空调电加热器电热元件, 项目的建设符合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规划。 3、该项目建设,是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自身发展的迫 切要求 公司主要产品为民用和工业用电加热器,是我国有影响的电加热器 制造商、其中民用电加热产品应用于空调、冷链、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小 家电领域,主要受益于家电行业的稳定成长、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小家电 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格力电器、美的电器、青岛海尔、广州松下、 苏州三星、大连三洋、比亚迪等众多知名企业的电加热器供应商。 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更好地为芜湖美的、芜湖格力集团 等业内知名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特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设立新建马鞍山 东方电热全资子公司。 在服务客户当地设立子公司的优势表现在: 8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减少运输费: 有些原材料可就近采购,减少运费和生产成本。 (2)质量保证: 长途运输装配好的产品会损坏,就地装配生产质量有保证。 (3)交货期缩短: 减少运输时间,交货期缩短。 (4)门对门服务: 沟通顺畅、客户放心,战略供应商有优先供货权。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司影响力,也为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实现新跨越奠定基础。 4、该项目的建设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马鞍山东方电热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的建设 将给当地带来 300 人的就业机会,随着项目的实施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 会,提高就业率,改善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 也带来周边配套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企业及马 鞍山的知名度,从而对马鞍山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9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项目概况 1.2.1 建设地址 该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马鞍山市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 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1)用地规模 该项目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征用土地 41.00 亩。 (2)建筑规模 该项目拟建设生产车间 8000.00 平方米,办公、后勤用房 5000.00 平 方米,变配电房及门卫、厕所等 150.00 平方米,道路场地约为 18466.67 平方米,绿化面积 3416.67 平方米。该项目建筑系数为 19.94%,容积率 0.4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5.30%,绿地率为 12.50%。 (3)设备规模 项目新增所需主要生产及配套辅助设备 471 台(套)。见附表 2-2。 (4)生产规模 年产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400 万套。详见表 1-1 表 1-1 生产纲领一览表 1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分体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万套 280 按市场需求调整 2 柜式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万套 120 合计 万套 400 (5)投资规模:项目投资总额为 3412.8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212.3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 200.50 万元。 2、预期目标 (1)项目建设期 1.5 年,运营期 10 年计算。生产期第 1 年的生产负 荷为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第 2 年的生产负荷为设计生产能力的 75%, 第 3 年的生产负荷为设计生产能力的 90%,第 4 年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的 100%。 (2)该项目预计正常年营业收入 11000.00 万元,正常年可上缴税金 为 1198.73 万元,可实现年税后利润 1147.77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 44.84%。 1.2.3 主要建设条件 1、市场条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电行业在未来几年市场空间广阔。详见第二章市场预测章节。 2、资源条件:该项目消耗的主要原材料是不锈钢管、不锈钢带、电 热丝、镁粉、引出棒、封口胶、插片及熔断器组件等,不属于稀缺资源。 且本公司从事该行业多年,有着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网络,原材料质量、数 量均能满足项目的需要。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消耗能源主要是电力、氧气、乙炔和水等,项目所在地供应充足, 能满足项目需要。 3、资金条件:项目单位的股东均具有良好经营业绩、资金实力雄厚, 可确保项目资本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因此,该项目具备资金筹措的广阔 渠道。 4、环境条件:该项目地处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该区周边地域开阔, 绿色植被丰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环境容量大。给拟上项目提供了合 适的环境条件。 该项目对在建设及生产运营期产生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均采 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二者是可以互容的。 5、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地质、水文、气候以及建材 等均能满足项目施工的需要;当地与周边有许多资质过硬、声誉卓著的优 秀施工与安装单位。具备可靠的施工条件。 6、社会及法律条件: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区总体规划以及相关产业 政策的要求,满足行业准入条件。具备法律、法规保护与支持的条件。 7、外部协作配套条件: 该项目拟新增的生产设备,承担单位已与供货商签订了意向书,对 于供货性能、方式、价格及销后服务都有了一致性认定。 从公用设施、外部供给角度看,承办单位已具备良好的外部协作条 件,产品的销售、原材料供应的外部协作条件也十分优越。 1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资金条件、环境条 件、社会及法律条件,以及外部协作配套条件均已具备,具备项目建设和 运营的可行性。 1.2.4 项目投资及效益状况 1、项目投资 该项目投资总额为 3412.8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212.30 万元,铺底 流动资金投资 200.50 万元。 建设投资 3212.30 万元的构成为: (1)建筑工程费用 2298.40 万元; (2)设备购置费用 486.73 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95.36 万元; (4)基本预备费 31.80 万元; 2、效益状况 (1)正常年营业收入:11000.00 万元; (2)正常年利润总额:1530.36 万元; (3)正常年税后利润:1147.77 万元; (4)正常年缴纳税金:1198.73 万元(其中所得税 382.59 万元); (5)投资利润率:44.8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投资利税率:68.76%; (7)销售利润率:13.91%。 1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空调市场概述 2.1.1 空调市场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了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但直到八十年代初在 大量引进技术和生产线之后,空调产业才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空调产业 先后经历了从进口散件组装、生产窗式空调器到生产分体空调器三个阶 段。经历近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 成为世界空调制造基地,在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了 长足飞跃。 2002 年以前,我国国产空调加工设备处于初步阶段,进口设备凭借 较高的品质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2004 年以后,随着我国空调加工 设备业和国内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空调加工设备在产品质量上已堪 比国外部分制冷设备加工企业,并且在价格上往往低于进口设备 2-4 倍。 此后国内空调厂家基本选择国产设备为主,其中“格力”已率先选用国产设 备。 来自中怡康的权威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国内空调市场交易量达 到 3674 万套,各上游企业厂商都取得较好的业绩。2011 年,中国整体市 场的持续增长和节能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的继续实施, 特别是空调变频技术提升将加快空调的更新换代。2010 年空调市场得益 于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相比 2009 年基数增速较快;2011 年,空调继续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回落,增长幅度在 6%~10%。 2001-2011年度国内空调市场产量 产量(万台) 16000 14000 12000 13900 10000 8000 10287 8991 7469 7942 8307 8153 6000 7046 4000 4812 2000 3135 2312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由上图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国内空调产量一直维持着较快的增长速 度,其中 2008 年和 2009 年空调市场的低迷是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2010 年走出危机后又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中。 《2011 年国美电器空调市场消费趋势报告》表示,未来三年内,国 内空调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 12%~16%的增长幅度。 我国家用空调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但是这并没有影响 各个工厂对生产能力的再次扩张,2011 年度,美的和格力分别在邯郸和 武汉新开了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奥克斯南昌基地二期工程已经投产,而 天津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以海尔、美的和格力为代表的主导品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广 东和青岛之外的区域广泛地开设了生产基地。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在安徽、 重庆、湖北、河南、河北多个省份设有工厂。而国际化空调品牌如三星、 1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LG、日立、夏普、富士通、松下等等也都把生产中心设在中国。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美的空调的武汉、芜湖、广州(华凌)、邯郸和顺 德五个生产基地的设计总产能达到了 3200 万台,其中顺德工厂的产能更 是高达 1200 万台。而空调产业的另一大巨头格力在珠海、郑州、合肥和 重庆四个生产工厂的产能总和也将近 3000 万台。主导品牌之一海尔空调 在青岛、武汉、重庆、合肥、大连、胶南和胶州七个生产基地的总产能将 近 1000 万台。 另外,志高空调佛山和九江生产基地的产能在 500 万台左右,奥克 斯宁波和南昌基地的产能总和也将近 500 万台,格兰仕中山生产基地的设 计产能为 500 万台,TCL 空调中山和武汉两个生产基地的产能总和为 400 万台。这几家国产品牌的总产能已经超过了一亿台规模。而长虹、海信、 科龙、春兰、扬子等多个国产品牌的产能都有数百万台,LG 在天津、松 下在广州、三星在苏州、日立在上海和芜湖、富士通在上海等多个外资品 牌的生产能力同样都在 200 万台以上,其中,LG 的产能都超过了 500 万 台。除了上述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外,在浙江和广大还广泛存在着小型企业, 他们的生产能力也不容小觑。 经过这么多年以来不断的生产扩张,国内基本形成了广东、江浙、 安徽、湖北、重庆、津冀豫和青岛七个生产圈。这种生产基地的布局,大 大缩小了各个企业的物流半径,提高了生产工厂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目前我国主要空调产能见表 2-1。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7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 2-1: 国内部分空调工厂生产基地产能表 品牌 生产基地分布 年总产能(万台) 格力 珠海 重庆 武汉 合肥 郑州 3600 美的 广州(华凌) 芜湖 武汉 邯郸 顺德 3200 海尔 青岛 重庆 武汉 合肥 大连 胶南 胶州 1000 格兰仕 中山 500 志高 佛山 九江 500 奥克斯 宁波 南昌 500 海信科龙 青岛 顺德 400 长虹 绵阳 200 TCL 武汉 中山 400 春兰 泰州 200 新科 常州 50 扬子 滁州 100 月兔 温州 50 松下 广州 400 三菱机电 上海 100 大全 上海 100 三星 苏州 400 三菱重工 江门 100 沈阳三洋 沈阳 50 日立 上海 芜湖 300 LG 天津 600 富士通 上海 150 其他 300 总计 13200 由表 2-1 可知,目前我国空调产能达到 1.32 亿台,且未来几年间空 调企业仍有扩大产能的计划。以 2011 年国内 1.32 亿台的空调产能计算, 预计空调加热器装备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 1.32 亿台以上。 2.1.2 空调市场消费趋势 从市场刚性需求上看,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房地产的发展等因素是 中国空调市场长期增长的直接动力。数据显示,截至 2009 年底,全国城 18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人口 6.22 亿,城镇化水平 46.6%。“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 将达到并超过 50%,并进入城市社会阶段。未来 10~15 年,中国仍将处 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将年均提高 0.8~1 个百分点。2010 年 5 月,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 年卷指出,中国已进 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 2020 年,将有 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 年则有 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的进程将直接拉动一、二级空调 市场的需求增长。 中国房地产在经过近一年的政策调整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部 分对冲了 2010 年上半年地产调控对 2011 年空调销售的滞后影响。2011 年 1000 万套保障性住房投入超市场预期,弥补商品房销售受政策打压的 影响。未来无论房价走势如何,成交量都会逐步放大。 2010 年我国农村市场空调保有量只有 12%,远低于城镇 107%的水 平,空调在农村市场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在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以及城镇 化建设带动下,农村新增楼房增加,使得农村市场对家电的需求将会不断 增加。在“家电下乡”政策影响下,空调渠道将进一步下沉。 综上所述,由于渠道拓展和需求的旺盛,未来三年内,国内空调市场 复合增长率将保持 12%~16%的增长幅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大,公共建筑不断增加,房 地产行业的繁荣以及节能惠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利好政策的持 续实施必将给空调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19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空调加热器市场分析 受益于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消费需求的升级 换代以及在国家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以及节能惠民等政策的推动 下,我国家电行业几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而我国家电行业的增长也促 进了相关部件制造和配套零部件装备的发展。 空调辅助电加热器跟空调系统组合成一个联合整体,在空调系统工 作前,可以先对循环水经过加热,增加水的温度,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和运 行前,增加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和工作效果,这从而达到空调系统工作 时最佳效率。空调辅助电加热器有电加热管电加热器和 PTC 电加热器两 类。PTC 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由于在较大空间范围的制热效率不如电加热 管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因而在空调柜机上的使用很少。但由于 PTC 电加 热器具有相对节能、安全的优点,其在挂机上的使用越来越高,在挂机中 已经以 PTC 电加热器为主,使用的比例已达到 70%。 电加热器是空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空调行业的稳定发展必然 导致对其生产装备的需求增长,通过目前空调产品的市场供给量,我们可 以对空调生产线的需求量与市场规模进行估测。 加热器装备市场一方面来自空调产量增长产生对装备的需求,一方 面来自对加热器装备更新、升级的需要。考虑到加热器装备的使用寿命为 8~10 年,也就是说平均每年的设备更新率约为 10%~12%。以 2010 年 为例,空调加热器装备市场等于需求增长量与对 2009 年设备的更新之和。 由于空调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国家对空调产品能耗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 2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格,空调整机企业每年除了淘汰原有旧设备以外,实际生产活动中还需要 采购更多的设备才能满足提高能效比后电热器的生产需要。 目前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的年需求量约为空调柜机用电加热管空调辅 助电加热器 1600 万支/套,空调挂机用电加热管空调辅助电加热器 1200 万支/套,空调挂机用 PTC 空调辅助电加热器 2800 万支/套。考虑到未来 8~10 年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空调产量仍有望保持较大幅度的增 长。据估计,未来 5 年空调行业将以平均 10%左右的平均增速增长。假 定保持现有产品结构比例不变,则空调辅助电加热器的市场容量将增加为 柜机用电加热管电加热器 2577 万支/套,挂机用电加热管空调辅助电加热 器 1933 万支/套,挂机用 PTC 空调辅助电加热器 4509 万支/套。 整个长三角地区 2011 年空调产量达到 4000 万台,冷暖空调的比例 约为 70%。格力、美的和海尔三大厂商在整个长三角空调市场上的占有 率超过了 60%,本公司与三大空调厂商保持多年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关 系,另外同松下、三星以及海信等二线空调生产企业也保持稳固的合作关 系,目前本公司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制造商之一。 按照本公司每年 400 万套空调电加热器的生产能力来计算,2011 年在长 三角的市场占有率为 21.4%,未来几年内仍有望进一步增加。 由上述数据可知,家用空调在未来几年仍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与其配套的电加热器行业必然也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市场前景。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2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1 建设规模 3.1.1 建设规模的原则 1、国内外市场需求。 2、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销售网络及资金筹措能力等综 合因素的考虑。 4、原、辅材料的供应。 3.1.2 建设规模 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市场分析的情况,以及技术条件、资金力量、 可选购设备的生产加工能力等因素,确定该项目年产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400 万套,正常年实现营业收入 11000.00 万元的生产能力。 3.2 产品方案 依据产品方案选择应研究的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专业化协作、资 源综合利用、环境条件、原辅材料燃料供应、技术装备条件以及生产储运 条件等主要因素,作以下分析: 2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1 相关因素分析 1、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电行业在未来几年市场空间广阔。详见第二章《市场分析》。 2、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行业、地方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鼓励内容, 产品有生命力。详见第一章 1.1.7《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资源综合利用:该项目涉及的资源是土地、氧气、乙炔、电力和 水等,主要材料是不锈钢管、不锈钢带、电热丝、镁粉、引出棒、封口胶、 插片及熔断器组件等,征用的土地属工业用地; 4、环境条件:建设地环境容量符合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水、废气、废固和噪声在处理后均达标排放。详见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篇章。 5、原辅材料燃料供应: (1)主要原料国内市场均有充足供应;其他原辅材料和氧气等耗能 工质等可从周边生产厂家或市场采购,因而均有可靠的供应渠道。 (2)水、电等动力工业区有集中供应,其供给能力不成问题。 6、技术装备: (1)项目建设单位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是镇江东方电热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专业从事电加热生产 的公司,镇江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知名企业,产 品技术指标先进,品种齐全,在国内同行中具有市场份额大。知名度高和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2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竞争力强的优势。 (2)该项目拟在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及提升发展的前提下,进 一步选择性价比高的工艺设备。 详见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3.2.2 产品方案的确定 该项目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项目产品方案确定为:年产空调用电 加热器组件 400 万套(包括分体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280.00 万套、柜式 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120 万套)的生产与销售。 2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依据 4.1 厂址所在地区现状 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 1、项目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 2、地理位置 当涂经济开发区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地处八百里皖江下游南岸,在 南京、马鞍山与芜湖等城市群之间,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于 2006 年 5 月正 式批准升格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当涂工业园区。总规划控制面积达 60 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 发区,与中国最具经济活 力的江浙沪地区山水相 连,处中央“中部崛起”战 略的前沿阵地,也是安徽 “东向发展”的战略要冲, 在长三角与中西部地区的连接点,可谓是“近水楼台”。 4.1.2 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用地面积 1、该项目土地权属国有,土地类别为工业用地。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2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需新征土地约合 41.00 亩。 4.2 厂址建设条件 4.2.1 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1、气象 项目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量丰沛。 以 2010 年马鞍山全年气象资料为参考: 2010 年度年平均气温为 16.7 度,比历年同期偏高 0.9 度,年极端最 高气温为 38.5 度,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5 度。年降水总量为 1232.4 毫米, 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 170.5 毫米,年降水日数为 121 天,其中大于 50 毫 米的降水日数为 3 天。年平均风速为每秒 1.6 米。年蒸发总量 1594.3 毫米。 年日照总时数为 1558.6 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少 469.4 小时。 2010 年度平均温度较常年相比偏高,降水总量也偏多,日照总量偏 少,年平均风速和年暴雨日数基本正常。 2、水文条件 (1)潮差 马鞍山河段为长江下游干流的一部分,距长江口 454 公里,属于感应 潮河段,水文特征一方面与长江的水文、活沙特性有关,另一方面随潮汐 涨落成周期性变化。该河段平均涨潮历时 3 小时 53 分,平均落潮历时 8 小时 32 分,历年最大潮差为 1.34 米(1962 年 3 月 8 日和 1979 年 1 月 31 日)。日潮差 0.01~1.3 米,平均潮差 0.38 米;枯水期潮差较大,约 1 米; 2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汛期潮差较小,约 0.2~0.3 米。 (2)水位 马鞍山河段水位随着长江上中游干支流洪水期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发 生波状起伏变化。 马鞍山水位站 1953 年 5 月建立,初设于马鞍山港区三号码头桥桩上, 1964 年 1 月迁至马鞍山电厂煤码头引桥上。1953~1985 年的 33 年中,马 鞍山河段最高水位 11.41 米(1954 年洪水期),最低水位 1.79 米(1959 年枯水期)。 马鞍山市长江警戒水位 9.5 米。历年最高水位的平均值为 9.22 米,最 低水位的平均值为 2.51 米。33 年有 12 个年份的最高水位超过马鞍山 市的警戒水位,平均每 3 年出现一次超警戒水位的大水年;其中最高水位 在 10 米以上的 6 个年份,占大水年份的一半。但是,出现大水的年份是 不均匀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频繁。1953~1962 年的 10 年内,只有 1954 年、1962 年 2 次大水年;1963~1972 年的 10 年内,有 3 次大水年;1973~ 1982 年的 10 年内,有 6 次大水年。同时,连续出现大水的年份增多。1968~ 1970 年,连续 3 年的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973~1977 年,连续 5 年 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最高水位突破 10 米的大水年间隔也呈缩短趋势。 1969 年、1973 年、1977 年 3 个年份的最高水位均在 10 米以上,其间隔 为 4 年。1977 年、1980 年、1983 年,最高水位在 10 米以上的间隔为 3 年,出现最高水位的时间,最早在 5 月份,仅占 6%;最迟在 9 月份,占 12%;大多集中在 7 月份,占 48%;其次在 6 月份(21%)和 8 月份(1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27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出现最低水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1 月份,占 48.5%;其次分别为 12 月、2 月和 3 月。详见表 4-1 附表 4-1 长江马鞍山河段历年水位、潮差表(吴淞高程) 马鞍山河段各站水位,除全年最低水位平均值自上游向下游递增外, 其余均是从上游向下游递减。马鞍山河段水面的纵比降,汛期较大,枯水 期较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1956 年曾在采石至慈湖间进行纵比降观测, 实测结果:汛期相应水位 7.01~7.14 米(黄海高程,下同),最大纵比降 0.488×10.4;枯水期相应水位 0.65 米,最小纵比降 0.0013×10.4。长办南 京观测队 1962 年 3 月在西梁山至恒兴洲矶头间实测的纵比降,相应水位 28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0.944 米,实测间距 22053 米,纵比降为 0.073×10.4。7 月间,相应水位 7.69 米,实测间距 22173 米,纵比降为 0.27×10.4;11 月间相应水位 3.30 米,实测间距 28261 米,纵比降为 0.149×10.4。详见(附表 4-2) 附表 4-2 马鞍山河段各站水位特征表(吴淞高程) 水位:米 (3)流量流速 长江属亚热带季风型河流,流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洪水期与枯水期。 年径流总量平均为 10100 亿立方米,1954 年曾达到 13590 亿立方米。历 年最大流量为 92600 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 6300 立方米/秒;造床流 量为 45300 立方米/秒,平滩流量为 35800 立方米/秒。马鞍山河段江水 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 月占全年径流总量的 60%左右;其中 7、8 两月最多,占 27%。枯水期的 12~2 月,只占全年径流总量的 14%左右。 由于马鞍山河段是分汊型河道,主、支汊流量相差悬殊。据 1960~198、 年对江心洲右汊(支汊)和小黄洲左汊(支汊)实测结果,近 20 多年来, 江心洲右汊高、中、低水位分流比一般在 10%左右,稳定少变,右汊河 床地形较稳定(附表 1-7)。而小黄洲左汊分流比的变化较大,主要表 现在 70 年代分流比明显减少,80 年代后分流比迅速增大。1984 年 6 月, 左汊分流比达 23%,12 月也达到 20%,是有观测纪录以来的最大值。分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29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流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 7 倍左右。小黄洲左汊分流比的增大,造成了右 汊(主汊)分流比的减少,使马鞍山一侧的江岸和河床的淤冲发生变化。 马鞍山河段江面呈两头收缩、中间展宽的藕节状。其中东、西梁山间 和慈姥山、石跋河间的江面缩窄,江水流速比中间段略快。东、西梁山间 洪水期江面宽 1223 米,江水最大流速约 1.43 米/秒。马鞍山港九号码头 与和县大黄洲间洪水期江面宽 2338 米,最大流速为 1.09 米/秒。该处常 水期江宽 2203 米,流速为 0.91 米/秒。1962 年 11 月(枯水期)实测, 江心洲左汊道(主汊)平均流速比右汊道平均流速大 0.39 米/秒。1962 年 7 月(洪水期)实测,江心洲左汊道平均流速比右汊大 0.66 米/秒。 小黄洲右汊矶头附近,不仅流速的绝对值比上段汊道增大,而且流速大的 那部分水体靠近恒兴洲江岸(在低水位时尤为明显),这就使得恒兴洲江 岸受到的流水冲刷力增大,容易引起江岸的崩塌。 附表 4-3 江心洲右汊(支汊)实测分流比例表(吴淞高程) 附表 4-4 小黄洲左汊(支汊)实测分流比例表(吴淞高程) 3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4-5 小黄洲左、右汊流速表(吴淞高程) (4)含沙量 马鞍山河段的泥沙主要来自大通以上地区,不同水位时的含沙量平均 值为 0.538 公斤/立方米,平均输沙率为 15.12 吨/秒。含沙量一般随着 水位、汊道的不同而变化。水位升高时,含沙量增大。1984 年 6 月,小 黄洲左汊道实测含沙量为 0.683 公斤/立方米,右汊为 0.558 公斤/立方 米;12 月,左汊为 0.131 公斤/立方米,右汊为 0.117 公斤/立方米。小 黄洲右汊道含沙量,无论在洪水期或枯水期,都比左汊道的含沙量小。多 年来,小黄洲右汊含沙量洪水期为 0.317~0.727 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 0.006~0.361 公斤/立方米;左汊含沙量洪水期为 0.394~0.831 公斤/立 方米,枯水期为 0.017~0.427 公斤/立方米。江心洲左汊含沙量洪水期为 0.467~0.725 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 0.018~0.359 公斤/立方米;右汊 含沙量洪水期为 0.303~0.453 公斤/立方米,枯水期为 0.014~0.314 公斤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方米。 该河段水流挟沙能力,在高中低水位时各不相同。高水位时,水流断 面平均流速大,挟沙能力大;枯水期,水流断面平均流速小,挟沙能力小。 水流挟沙能力与含沙量的关系,中高水位时,全河段的含沙量均大于挟沙 能力;低水位时,河段少部分断面的含沙量小于挟沙能力。由此造成马鞍 山河段的河床在洪水期和中水期的淤积状态,枯水期河床基本处在输沙平 衡或侵蚀状态。 4.2.2 地震概况 马鞍山位于扬州——铜陵地震带的中段。由于受长江断裂破碎带活动 的影响,在扬州——铜陵沿江地区存在中强震地质背景。扬州——铜陵地 震带内,自公元 999 年以来共记载 4.75 级以上地震 25 次,其中 6 级以上 强震 11 次。11 次强震中有 9 次震中在南黄海,最大震级为 6.75 级。在该 地震带的安徽部分,历史上曾发生 2 次破坏性地震,即 1585 年 3 月 6 日 巢县 5.5 级和 1743 年 6 月 30 日泾县 5 级地震。本世纪 70 年代后,位于 该地震带中的江苏溧阳连续发生两次中强震(1974 年 5.5 级和 1979 年 6 级)。上述地震都给马鞍山地区带来一定的影响。 据史籍记载,经考证确认震中发生在马鞍山市的地震,至今只有一次, 即 1967 年 7 月 11 日 17 时 15 分 42 秒,震中位置北纬 31°47′、东经 118°20′, 大约在采石附近,震级为 4.6 级,烈度为 5 度。这次地震伴有地声,震感 强烈,房屋摇动,有些出现倾斜、裂缝,有的烟囱倾倒。除此以外,马鞍 山地区地震多属受地震波影响而产生的有感或轻度破坏性地震。 3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国家 2001 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马鞍山地区 50 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烈度Ⅵ度)。按照《建筑工 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马鞍山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4.2.3 项目施工条件 该项目区域条件较优越,基础配套设施较齐全,交通便捷。项目所 在地为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附近无污染源,项目环境适宜。项目建设场 地施工出入道路畅通,场地周边无交通限制,施工用临时水、电无接入困 难。项目地区是建材、水泥、砂石料市场供应充足,因此项目施工条件较 好。 4.2.4 地质地貌 马鞍山市在地质上位于宁芜断陷盆地的南段和中段,广泛分布着中生 代陆相火山岩及因火山喷发沉积而成的铁矿床。现今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 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海洋——隆起成陆——海水入浸——地 壳多次升降沉积——火山喷发——断陷侵蚀等复杂的内外应力作用过程 才形成的。 马鞍山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系综合地层的垂直分布,一般在上部地表以 下 0~100 米内,分布着全新统的棕红、棕黄、黄褐色细砂层粘土、砂砾 岩,往下依次分别为:上白垩统娘娘山组,其上部是黝方石响岩质熔结角 砾岩、熔结凝灰岩及黝方石响岩,厚度约 650 米;其下部是假白榴石响岩、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夹凝灰岩及角砾凝灰岩,局部见粗石岩、粗安岩等, 厚度约 230 米。下白垩统至上侏罗统的姑山组,其上部是安山质熔岩、火 山角砾岩,其间夹火山沉积岩薄层,厚度约 185 米;其下部是紫红色粉砂 岩、闪长纷岩及铁矿砾石,厚度约 102 米。大黄山组,其中上部为粗安岩、 粗面岩类的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下部为安山岩类,总厚度约 1000~2000 米。龙王山组,由安山岩、粗安山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约 603~875 米。 4.2.5 场地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显示,规划区内泄水路径良好,场地地下水 深埋变化不大。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的深埋随季节不 同略有变化。厂区内地下水的水质未造成污染。根据水质分析试验报告分 析,场地地下水呈中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砼没有腐蚀性。 4.2.6 道路交通 当涂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1、航空: 40 公里半径内,东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马鞍山距南京 禄口国际机场仅 38 公里之遥。马鞍山有多班班车,30 分钟左右。南有芜 湖湾里机场; 2、铁路:沪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宁铜铁路、宁芜铁路和宁安城际铁 路(在建〕上的列车均停靠马鞍山站。马鞍山东站〔高铁站〕建成后,乘 高铁到南京仅为 16 分钟,芜湖 12 分钟。原马鞍山站改为货运站。 3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公路:南京到马鞍山的高速公路早已经开通,到南京走高速公路 仅需半个小时车程。 此外,从马鞍山到巢湖的和县有汽车轮渡。205 国 道、314 省道和“宁、马、芜”高速公路均从境内穿过;另外,80 公里半径 内,有 6 座长江大桥,其中,当涂境内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已开工建设。 4、水路:拥有长江黄金水道 20 公里,紧靠马鞍山港和芜湖朱家桥外 贸码头,即将开工的连结“长三角”的水上枢纽——芜申运河,将从境内浩 浩东流; 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为当涂经济开发区无缝对接长三角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 4.2.7 市政设施 项目所在区基础配套设施齐备,道路网络给水、排水、供电、供气、 电信等公共配套已建成。项目建设地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齐备,因此该项目 无供用电、给排水、燃气等配套接入的困难。 4.2.8 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项目选址位于马鞍山市防洪区内,因此项目无防洪、防潮(长江潮 位)特别要求,项目规划区内有通江河流,自然落水由雨水收集系统收集 后经通江河流排入长江,由于项目场地高于周边水系最高位,因此该项目 无须设置排涝设施。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2.9 主要结论与建议 1、马鞍山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存在。 2、建设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类。 3、场地地下水类型阶地部位属潜水,其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4、项目工程建议采用桩基础,建议均采用(1)土层作为天然地基 浅基础的持力层,基础形式采用 25 米桩基础。 综上分析,厂址现状良好,各项建设条件具备。因而,该项目选址 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是合适的。 3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5.1 工艺技术方案 5.1.1 技术方案的选择原则 1、先进性。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 主要从产品质量性能、使用寿命期、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劳动生产率、 自动化水平、装备水平等方面尽量采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居国内领先水 平。 2、适应性。采用的技术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以及管理水平相适 应。 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采用的技术与可能得到的原辅材料和燃料相适应, 与可配置的设备(国产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相适应,与员工素质和管理 水平相适应,与环境保护要求、清洁生产技术相适应。 3、可靠性。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经过生产、运行的检验,并有良 好的可靠性记录。 4、安全性。采用的技术,在正常使用中应确保安全生产运行。特殊 要求的项目(核电、高危、地下开采、枢纽)尤其要注重技术的安全性研 究。 5、经济合理性。在注重技术设备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同时,应着 重分析采用技术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有利于节约项目投资和降低产品成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7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1.2 生产工艺 5.1.2.1 技术方案 对于空调系统来说,一个空气调节的全过程是由空气处理过程及送入 房间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组成的,为了实现这些过程就要采用不同的空气 调节设备。空调电加热是重要的空气调节设备之一。 空调电加热大是让电流通过电阻丝或电加热管而加热空气的设备。空 调电加热器主要特点是加热均匀,供热量稳定,效率高,结构紧凑,反应 灵敏,且加热量易于调节控制。电加热器一般用于小型空调系统,或用在 对恒温精度要求高的大型空调系统送风支管上。 空调电加热按结构为管式。 管式电加热器根据所需加热功率由管状电热元件组装而成。电热元件 是将电阻丝在特制的金属套管中,电阻丝与管壁之间填充导热性好的结晶 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其优点为加热均匀,安全性好、加热稳定。该项目 产品为管式电加热器。 5.1.2.2 工艺技术工艺流程图 根据产品方案,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5-1、图 5-2、图 5-3: 1、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图 5-1 38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分体机电加热器总装工艺流程 图 5-2 3、柜机电加热器总装工艺流程 图 5-3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39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2 主要设备方案 在研究和初步确定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所需主要设备的规格、型 号、数量、来源、价格等进行研究比选。 目前项目公司采用众多全自动非标设备,都是由自行设计委托外协 加工或自制,经过反复实践,在多个工序实现全自动生成,如自动焊管下 料倒角一体机、全自动穿丝量丝检丝点丝一体机、全自动氩弧焊机、全自 动点胶机、全自动成品检验线等,甚至购买进口设备,保证缩管定尺的长 度控制在±1mm,减少了平头挖粉工序,大大缩短流程,增加单位人员 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5.2.1 选择原则 设备的选择应遵循先进、成熟、实用、价格相对便宜以及维护、保养、 操作方便的原则,并考虑到该项目设备的特点及企业自身情况,对选用设 备要达到如下要求: 1、外购设备选择性能优良、价格比较合理,同时在国内外成熟使用, 并有较好的售后服务。 2、主要设备选型要符合加热器加工的特性,以安全生产、洁净生产、 节能减排及自动程控的现代化装备。 3、为今后企业的产品开发及质量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 4、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5、应符合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 4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2.2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该项目新增所需各类生产设备共计 471 台(套)。详见本报告附表 2 -2。 5.2.3 车间工艺设备的布置 1、布置要求 (1)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①满足工艺流程顺序,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②相同及同类型或操作性质相似的设备、应尽量布置在一起; ③要尽可能缩短设备间管线)设备安装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①考虑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安装、检修及拆卸所需的空间和面积; ②通过楼层的设备,楼面上要设吊装孔便于起重工作。 (3)厂房建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①凡笨重或产生剧烈振动的设备,厂房结构设计上采取有效的防震措 施; ②凡有腐蚀介质的设备,通常采用集中布置并设围堰; ③可燃、可爆设备应与其它工艺设备分开布置,并集中布置在一起, 以便土建设隔爆墙等措施。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4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该项目设备布置的相关说明 (1)该项目设备布置将遵循布置要求,按工艺流程排序。 (2)具体方案建议由项目承担方与设计方及设备供应方确定。 5.3 工程方案 5.3.1 工程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1)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线)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4)经济合理。 5.3.2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6、《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95);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2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 5.3.3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其推荐方案 该项目所用厂房为钢结构标准厂房,满足加热器等生产设计要求;办 公、后勤用房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梁,空心砖墙, 水磨石地坪,铝合金门窗。 5.3.4 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是否作特殊基础,待详细地质勘探报告作出后再作确定。 5.3.5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该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详见本报告附表 2-1。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4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6.1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方案 6.1.1 主要原辅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量 该项目主要产品为电加热器。正常年产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 400 万 套。 详见本报告附表 5-1。 该项目生产所需原辅材以不锈钢管、不锈钢带、电热丝、镁粉、引 出棒、封口胶、插片及熔断器组件等为主。详见本报告附表 6-1。 6.1.2 主要原料来源 项目所需主要原辅材料均在国内市场采购或定点厂家供给。 6.1.3 原辅材料及成品储存 项目生产用料根据产品流转情况由项目公司统一采购、贮存,然后 按需进入车间系统仓库,均衡生产。生产的产品,经检验合格,按合同发 送。 6.2 动力燃料供应方案 依据项目产品方案及实施预测,制定燃料、动力供应方案如下表 6 -1 所示: 4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 6-1 项目燃料、动力供应方案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年用量 1 电力 kWh 1633471.26 3 2 水 m 7164.52 3 3 氧气 Nm 40.00 4 乙炔 Nm3 180.0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4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 7.1 总图布置方案 7.1.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和自然条件, 将全部建筑物、构筑物、运输路线、工程管线、绿化设施等综合进行平面 布置,力求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近远结合、合理紧凑。在适用、经 济的前提下注意美观。 (2)应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生产作业线最短、最方便,避免 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货流量较大的仓库应靠近货运出入口,人流、货 流分开。 (3)根据产品生产性质和防火卫生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各种辅助 和附属设施应靠近所服务的车间,各种动力供应设施应尽量接近负荷中 心,并使产生污染源的设施等位于工厂生产区和生活区的下风向或厂区风 向变化莫测频率最小的上风侧。 (4)在满足防火、卫生和厂区管线敷设的要求下,尽量缩小建筑物、 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合并建筑,并力求外形简单,以节约用地。 7.1.2 设计依据 (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 4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7.1.3 平面布置方案 1、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在安徽当涂经济开发区征用土地 41.00 亩,其建筑及功能分布 如下:生产车间为 8000.00 平方米,办公、后勤用房 5000.00 平方米,变 配电房及门卫、厕所等 150.00 平方米,道路场地约为 18466.67 平方米, 绿化面积 3416.67 平方米。 2、平面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 表 7-1 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面积 比例 1 厂区占地面积 m2 27333.33 100.00% 2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 5450.00 19.94% 3 建筑物建筑面积 m2 13150.00 4 绿化面积 m2 3416.67 12.50% 5 道路场地面积 m2 18466.67 613.91% 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属于五类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47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二等,行业代码为 39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投资强度不低于 69 万元/亩,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 总用地面积的 7%。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3212.30 万元,项目用地 41 亩,投资强 度为 78.35 万元/亩,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5.30%,绿地率为 12.50%,符合国家工业用地指标规定的要求。 7.2 公用辅助工程 7.2.1 给排水工程 7.2.1.1 供水方案确定的依据 1、当地市政管网资料。 2、建址外部给排水现状资料。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 7.2.1.2 给水 厂区供水由经济开发区统一供水,目前当涂自来水厂日产自来水 5 万吨。当涂经济开发区新桥南区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日供水能力 48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期达到 5 万吨/日,最终达到 20 万吨/日。厂区自来水干管为 DN300, 给水压力为 0.30~0.40Mpa。供水管道在厂区形成环状,生产生活和消防 管道分开,以保证不间断供水和避免出现死水变质现象。室外消防采用球 墨铸铁管,生活给水管采用 PC 管。 7.2.1.3 消防用水 以室外 20L/s,室内 10L/s 考虑,厂区内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以一次 计,火灾持续时间以 2 小时计,消防用水量为 1200 立方米,水管直径 DN150。 7.2.1.4 排水 该项目运营期内厂区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按分质处理该项目 废水的原则,设计、规划好该项目的污水处理系统;项目产生的废水经污 水排放系统处理后,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的一级排放标准,经专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项目废水不得排入附近水体。 7.2.2 供配电 7.2.2.1 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49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2.2.2 供配电 该项目电力由当涂供电公司提供。目前当涂地区有变电所14座,其中 220k变电所一座、110k变电所2座。当涂供电公司2010年新投运220k 变电站一座,变电容量360MA,新建、改造6条110k、4条35k线k变电所即将竣工。将进一步优化电网网架,增强了供电能力,充分 保证了开发区区内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生产需要,本项目装机容量为 1121.50W,有功功率为 272.68 kW, 功率补偿后视在功率为 287.03kA。变压器拟选择为 S11 型 500KA。 7.2.2.3 室内配电 室内配电分动力配电和照明配电,分别设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 电源电压分别为 380 和 220,频率 50Hz。带电导线体系为三相四线制, 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混合配电方式,仪器设备用电通过暗管敷设与配电箱 连接。系统接地为 TN-C-S 制,保护地线 PE 线与 N 线在配电室即分开 设置,且将 PE 线作重复接地,配电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缆桥 架及穿线钢管等不带电金属体均与 N 线绝缘而与 PE 线连成通路作可靠接 地保护。 50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2.2.4 照明 参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生产车间照度≥250Lx,光源以节能型 荧光灯为主,办公及辅助用房采用日光灯和白炽灯照明,照度要求为 150Lx。照明配电电源电压为 220,其频率、线制、配电方式、接地方 式、电源进线等均与电力配电系统相同。 除正常照明之外,按防火规范要求,车间内各出入口均配备应急照明、 疏散指示灯照明,其电源均由蓄电池提供,应急时间为 60 分钟。户外照 明要求在建筑四周路网和建筑物各出入口处加设路灯,不增加其他户外照 明。 7.2.3 空调系统 该项目厂房不设置空调,行政办公用户在建设时必须预留出机位和线 路,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实际需要安装空调。 7.2.4 通风 1、项目按功能不同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排风设计。 2、厕所废气经管道井集中至屋面排放。 7.2.5 通讯 项目通讯系统设计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灵活畅通和确保质量, 并符合通讯网进网条件及技术要求。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51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2.6 计算机网络 项目同期实施内部管理局域网,各相关场所均设置端口构建网络系 统,传输干线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和依据 8.1.1 基本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 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加强生态 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工程建设项目应努 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的建设项目,注意 保护厂址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项目环境评价应坚持以下原 则: 1、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2、符合安徽省和马鞍山市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的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 谐社会,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重要内容。 4、按照经济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建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技术措 施。 5、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统一高效协调 的环境管理机制,保持环境保护管理的长效持久。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53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1.2 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9)《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0 年 8 月 21 日安徽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2、技术规范、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1993);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54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8.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8.2.1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计划在 1.5 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在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仍不 可避免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废气和粉尘、噪声、固体废物、 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尤为明显。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驱动设备(如柴油机等)和运输及 施工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NOX、CO、烃类物等。此 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而排放的废气等。 (2)粉尘和扬土:主要来源于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 地平整以及管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来源于建筑材料(水泥、石灰、 砂子等)在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等。 上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及扬尘将会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 染,其中又以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 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55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及各种施工机械,如挖掘机、 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项目土建施工期内主要施 工机械的噪声状况如下表: 表 8-1 产生噪声的主要施工设备 距设备 10m 处 施工设备名称 平均 A 声级 dB(A) 挖掘机 82 推土机 76 混凝土搅拌机 84 起重机 82 压路机 82 卡车 85 电锯 84 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 叠加,噪声级将更高,辐射范围亦更大。 3、废污水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废水 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 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 油污和泥沙。 (2)生活污水 56 镇江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原镇江市工程咨询中心) 马鞍山东方电热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400 万套空调用电加热器组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施工期民工集中,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包括 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 上述废污水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 4、施工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1)建筑垃圾 施工期间将涉及到地基开挖、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房屋 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 凝土、废砖、土石方、建筑模板、木料等。 (2)生活垃圾 因该项目施工历时较长,前后必然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生活在施工现 场,其日常生活将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 上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 响。 5、施工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 (1)施工期间废水的排放、建筑垃圾的排放、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对 水生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均有一定的影响。 (2)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厂区、施工临时占地区场地开挖平整建 设等活动对地表的开挖、扰动和再塑,使表层植被受到破坏,失去固土防 冲的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其流失量根据类比分析将提高 2 个流失等。

  LOL赛事的"押注

  LOL赛事的"押注

【返回列表页】
地址:广东市隆兴中路111号六层611室  电话:19143220193 手机:19143220193
Copyright © 2020-2023 LOL电竞赛事「中国」平台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冀ICP备15019972号